中國作為鋼鐵大國,產能過剩還需要大量進口國外鋼材,這不得不說是件很諷刺的事情,究其原因有很多主觀上客觀上的原因,中國鋼鐵企業網記者認為中國鋼鐵的質量問題是其中很關鍵的原因。
2008年我國粗鋼產能6.6億噸,需求僅5億噸左右,預計2009年底,國內粗鋼產能將超過7億噸,產能過剩約2億噸,鋼鐵產能總量過剩在所有行業中居首,F在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兼并重組已經不再是新鮮的話題,但是,無論是淘汰落后、聯合重組、技術改造,還是優化布局、加大投資、貼息貸款,總體上都是一個目的:提升鋼材質量,推動鋼鐵產業由大變強。目前我國鋼鐵產能已嚴重過剩,出口的都是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圓鋼、鋼錠、線材、板材等產品或半成品。與此同時,中國還需要大量進口鋼材。鋼材進口大幅度增加的原因當然有國外鋼材價格低于國內市場價以及匯率的變化和國際鋼材需求遠比國內市場疲軟,國外鋼鐵企業開工率明顯低于國內鋼鐵企業,國外鋼鐵企業為尋找產品出路就積極向中國出口。但是如果中國鋼鐵質量夠高,一旦國際市場需求旺盛,國外還會只進口中國的技術含量低的鋼材或半成品而經過加工來獲得成品嗎?我們希望作為鋼鐵大國的中國能真正做到“物美價廉”,而不是單方面的“價廉”,這才是振興鋼鐵企業的終極目標。
生產成本是影響鋼鐵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成本上升其實就是利潤空間的收縮,對鋼鐵企業的產品質量提高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鐵礦石價格的上漲,焦煤資源的稀缺,煤電油的緊張局面都影響著企業的利潤,但是,鋼鐵企業必須立足“質量決定企業生存”的觀點,注重產品質量的提高,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鋼鐵企業在提高質量時要密切注意下游產業對鋼鐵質量的不同要求,這樣才能結合用戶要求,形成供銷順暢。例如鋼鐵企業的下游產業中建筑業:要求提高鋼材強度和韌性,降低鋼材消耗。汽車產業:要確保年增長10%以上。到2011年自主品牌轎車占市場份額30%以上,乘用車占40%以上,要求提高鋼材質量檔次,降低鋼材單耗,向節能減排“輕量化”發展。輕工產業:大力推進“家電下鄉”,國內消費保持年均增速10%以上,出口增長8%,要求提高鋼材性能和使用效率,實行“減量化用鋼”,降低家電產品成本。船舶產業:要加快報廢老船舊船,擴大船舶市場需求,提高造船質量,推進“國船國造”。
鋼鐵按其質量分為普鋼和特鋼,特鋼是鋼鐵質量達到一定要求后得到的優質鋼鐵,提高鋼鐵質量當然少不了對特鋼質量的要求。在2009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超長增長,鋼產量急速提升,但特鋼產量并未同比增長。就特鋼而言,與普鋼相比,產量、價格、需求都沒有到位,出口大幅下降。中低端市場萎縮,高端市場保持增長,市場對特殊鋼的品種質量、數量需求正在由中端市場向高端市場。因此我國特鋼行業必須依托技術提升與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應對危機的挑戰。影響特鋼質量的很大原因就是鐵合金。鐵合金是增強特鋼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鐵合金行業要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嚴格控制鐵合金產品中主元素和碳含量的波動范圍,降低磷、硫等雜質含量,才能為為特鋼提高產品質量和潔凈鋼生產服務。
2003年我國進口鋼材高達3717萬噸,比上年增加1268萬噸,增長51.78%,另外還進口鋼坯 588萬噸,因此2003年我國鋼材自給率實際上只有83%。特別是2003年板材進口高達3016萬噸,占進口總量的81. 15%。我國目前鋼材中的板帶比率,盡管逐年在提高,但仍然比較低,2003年為34%,致使板帶的自給率只有73.67%。目前我國鋼材品種質量結構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一般檔次的產品占鋼材總產量的70%以上。據統計,在2003年進口的鋼材中,高附加值鋼材為1841萬噸,占進口總量的49.54%。有些高技術含量的品種我國至今還不能生產;有些能夠生產但質量還不夠穩定;有的品種是只能生產級別低的、規格小的,高級別和大規格的產品還需要依賴進口;還有一些品種雖然能生產但成品率低,或者數量不足,這些都需要依靠進口解決。今年1-10月我國出口、進口相抵折合粗鋼凈進口40萬噸。1-10月我國出口鋼材1841萬噸、鋼坯1萬噸,折合粗鋼出口1959.51萬噸,同比下降66.28%。同期我國進口鋼材1486萬噸、鋼坯419萬噸,折合粗鋼進口1998.85萬噸,同比增長 38.04%。
由于產能過剩,不能頂替進口的普通品種質量的鋼材價格將長期低于國際市場價格。中國鋼鐵質量差,鋼鐵低技術含量和半成品的出口給環境帶來的煤氣放散、污染嚴重,大量進口國外鋼材等問題,讓中國“得不償失”。質量的提高是解決問題之根本,是振興鋼鐵企業的終極目標,也是中國由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轉變的關鍵。 |